本報訊11月11-17日,公司六樓報告廳座無虛席,第四屆首席工程師、技師評聘在這里舉行。本次首席評聘活動全公司員工踴躍參加,共有65個技術骨干和班組長參加了本次競評,共收到論文67篇,涉及到了電廠各個專業和班組,參加人員中有第一批進廠的元老級員工10人,有去年7月份剛進公司的大學生,年齡最大的5l歲,最小的24歲,本次評委成員空前浩大,各專業班組共抽出61名業務最強的一線員工參加了首席評審,評分采取實名制打分,充分做到了公平、公正和公開。
連續四屆的首席評聘,為什么參與的人一屆比一屆多,撰寫的論文質量一屆比一屆高?追溯根由,是因為宜興協聯始終把人才作為“太陽”,把每名員工看作是可以參與競爭進發出巨大能量的“火炬”,而公司一系列培養人才的制度,就是點燃員工心中的這把“奧運圣火”。要點燃這“圣火”,首先,是創新能激勵人才成長的制度,讓制度為人才成長搭建舞臺;其次,一系列出臺的激勵政策,成為保護人才的“食糧和血液”資源;而協聯的企業文化圣火,則是點燃和溫暖人才、凝聚人才、激勵人才并用于企業精神“傳宗接代”的精神源泉。
宜興協聯的首席評聘,為普通員工的成長搭建了平臺,而正是通過這一制度,許多員工在這個寬廣的舞臺上施展、才能,大顯身手。
(路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