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7日至23日,國信協聯2021年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工作圓滿完成,共評出技師7名,高級工104名,中級工56名,初級工9名。這是國信協聯在培訓方面的又一創新舉措。
一直以來,國信協聯十分重視人才的培養,培訓模式不斷推陳出新,每3年一屆的模范技師、卓越技師、優秀技師、優秀新人的評聘,全能值班員的評選,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,讓更多技術骨干有了向上突破的空間,有效調動了專業人員學習的積極性,提升了員工技術水平,助力企業創一流技術人才建設。
“被動+主動”相結合的培訓模式,其中“被動”模式即制定、執行培訓制度約束人員被動學,每個專業會鼓勵模范或卓越技師作為內訓師為員工授課,進行答疑解難掃除專業技術盲點,開展班組內部結對學、跨專業學、師帶徒學,現場+仿真實戰訓練打牢內訓基礎,部門狠抓月度測試、技能比武營造比學氛圍,進一步促進人員技能提升。“主動”模式即多方面采取獎勵激勵措施激發人員學習積極性,大力推進全員職業技能培訓,不斷完善管理體系、師資體系和激勵體系,打造高技能人才“生產線”。設置培訓參訓獎、培訓成效獎、培訓先進部門獎等,釋放“既能學技術,又能加收入”的強烈信號,提高員工主動參與培訓的積極性。
創新型人才培訓模式在公司技術人才建設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。發揮國信協聯技師學院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陳堅院士工作站、胡志杰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平臺優勢,整合優質資源、深化校企合作,推動產學研合作和技能培訓的融通結合,打破技術人才的成長瓶頸,激發科創人才活力。借助高等院校的優質師資,開辦了“卓越工匠研修班”,在豐富實踐的基礎上,階段性的回歸理論深造,以學促行、以行踐學、學用相長。
打破崗位終身制的鐵飯碗,專業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實施任期制與公開競聘,讓想干事者有機會,能干事者有舞臺、干成事者有位置。以技能津貼和績效管控為主要結構完善薪酬激勵體系,激勵和約束并重;推廣積木式技能薪酬制度,以能力建設為導向,發展專家型和復合型技能產業工人隊伍;堅持高技能人才高薪定位的方針,逐年提高技能津貼;持續優化股權激勵機制,激發高技能人才的主人翁精神;完善《創新激勵管理辦法》,強化結果導向,每年開展科技創新月活動,表彰獎勵各類技術和管理的創新舉措,提升產業工人自覺提升技能、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。
通過創新培訓模式,近年來,公司橄欖型人才隊伍逐漸成型,培育出了1名全國優秀農民工、1名江蘇省勞動模范、1名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、1名江蘇省檔案技術能手和眾多協聯工匠,國家優質工程獎、省級先進操作法、科技創新成果、標桿電廠、標桿機組等榮譽紛至沓來,公司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開始厚積薄發。